“今天下午就請樓棟長們過來,當場計票,決定小區環境改造方案。”4月30日上午,鎮江市潤州區西苑新村小區,牌灣社區主任張偉新忙著統計小區居民的表決表。
  社區物業管理,眼下是個社會治理難題。西苑新村小區曾是個“失管小區”。3年前,物業公司因故撤出後,這裡一度陷入髒亂差。牌灣社區接手後,推出居委會、業委會和樓棟長志願者、物業專職隊伍共同管理的“2+2”物管模式,成為鎮江老舊、零散小區管理的樣板。“我們成功的秘訣在於民主,真正讓居民參與管理。”張偉新坦言。
  像西苑新村這樣的居民“參與式治理”,在潤州各社區已較為普遍。區委書記王冬生說,當地推行參與式治理、精細化管理、一體化服務“一式兩化”的社區服務管理體系,就是將問需於民、問計於民制度化,發揮黨組織作用進行資源整合,有效解決好聯繫群眾、服務群眾“最後一公里”問題,創新社區治理模式。
  潤州推行的精細化管理,重點是完善社區片長、樓長隊伍管理,建設社區綜合服務管理平臺,健全社情民意處置機制。居民代表議事會制度,是潤州社區精細化管理的成功做法。西苑新村小區從一度的“失管”到今天的井然有序,居民代表議事會制度起到關鍵作用。
  “這些都是我們發給每家每戶的告示,這些是居民議事會召開時的照片。”張偉新翻出一本臺賬,如數家珍地說。近年來,居民代表議事會制度已先後在當地10多個社區嘗試實踐,並且衍生出“民主議事半月談”“庭院議事會”等各種新穎的樣式。
  “社區現在實行錯時工作制,居民辦事更方便。”4月29日中午,金山街道京畿路社區居民丁爃利用午休時間,來社區辦理準生證,得到滿意服務,他連聲誇贊社區錯時服務好。而錯時服務,正是潤州社區一體化服務的特色之一。記者註意到,潤州社區一體化服務,主要是推行一個綜合型社區服務中心,並輻射周邊多個相鄰社區,構建成15分鐘便民服務圈,並實行錯時公共服務,方便百姓辦事。
  “不管是精細化管理還是一體化服務,光憑社區有限的工作人員是無法做好的,必須想辦法將各種社會資源進行集中與整合。”王冬生說。
  “大黨委制”,就是王冬生所說的資源整合的主要載體。潤州以地緣關係為基礎,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,吸納駐區單位和共建單位黨組織等,形成“大黨委”,共同參與社區治理。如金山街道小街社區通過大黨委制,先後吸納十多家駐區單位和兩新組織參與社區治理,並設立“黨員義工愛心賬戶”,截至目前已捐助社區困難居民100多人次。
  “去年底,我們引入項目制模式,就是各社區召開議事會,拿出針對特定人群的服務項目,邀請有關部門負責人以及專家教授組成評審團,對社區申報的項目進行評審遴選,再組織全區機關部門、企事業單位自由競爭認領。”在區委組織部副部長朱震看來,項目制不僅拓寬了社區治理的資金來源渠道,而且解決了專業性不夠的難題。
  記者走訪潤州各社區發現,“親子快樂成長小屋”“老年理髮服務站”“愛心小飯桌”“惠民助浴中心”等一批社區服務品牌項目,如雨後春筍般出現。統計顯示,今年潤州共推出28個社區惠民服務項目,目前已被全區53個單位“認領一空”。
  4月30日中午,記者來到金山街道迎江路中心社區。掛著“愛心小飯桌”的屋裡,已飄出飯菜香,20多位老人正在這裡享用免費午餐。據社區黨委書記阮慶紅介紹,作為一個老舊社區,這裡殘疾人、老年人較多,“愛心小飯桌”是區里一家房產開發公司黨員認領的,社區“三無”老人都可固定來這裡吃午飯。
  “我每天中午都來這裡吃飯。如果下雨下雪,就有人給我們送飯上門。”吃著熱騰騰的飯菜,空巢老人薛育蘭笑得特別幸福。
  本報記者 晏培娟耿 聯
  本報通訊員 石玉成
  (原標題:服務群眾“最後一公里”這樣打通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y09cyldy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